颈椎牵引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椎牵引是常用的颈椎病理疗之一,为了方便使用,出了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器。有的人使用后觉得效果不错,很舒服。也有的人觉得没用,越用越糟糕。其实,颈椎牵引并非人人适用,用得不对,会更严重。
┃你适合做牵引吗?
牵引主要适应的群体有: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年龄18岁以上(年龄过小骨骼尚未发育完全),无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狭窄。
┃颈椎牵引原理
牵引是通过外力或者人体自身的重力将颈椎椎体之间的间隙通过牵引而增宽,同时限制颈椎的活动,这样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有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椎间隙和椎间孔的高度,恢复正常椎体的排列,使神经根、脊髓及交感神经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解,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利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
┃颈椎的角度有讲究
颈椎屈曲位时的牵引可以使椎间隙和椎间孔增大,颈后软组织伸展,适用于颈椎病椎间隙狭窄和椎间孔变形的患者。屈曲15度是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角度,故前屈以不超过15度为宜。后伸位牵引适用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患者,目的在于恢复生理曲度正常。中立位牵引可用于各种类型,但针对性较差。
在医院里做牵引,医生会把患者的脖颈向前上方10度进行拉伸;如果是自己在家里做牵引,往往是把患者的脖颈垂直往上拉伸。一旦方向不对的话,还容易拉伤脖子。建议大家选择牵引器颈椎病时,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用。
┃牵引力量应适度
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牵引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体位不同有区别
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颈部肌肉不用支持头部重量,得以舒适,角度亦易调节。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却有牵引无磨擦力的优点。
上一条:骨折如何固定夹板 下一条:不同患者使用驱血带的注意事项 返回列表